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发展稻米油产业意义深远价值大(上)


围观理由:米糠(含米胚)是稻米加工中的副产物,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优质的油料资源。一般来说,米糠含油率为18%~20%,相当于我国大豆的含油率,如果能将我国稻米加工70%的米糠资源用于榨油,出油率按15%~16%计算,那么,我国每年约能生产出150万吨稻米油。按目前我国每年食用油的消费量计算,可提高3.5%的自给率,相当于900多万吨国产大豆的产油量,所以它是极其宝贵的油料资源。那么,稻米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哪些瓶颈?近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原中谷粮油集团总裁王瑞元对此进行解读。

您如何解读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王瑞元: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粮油产量屡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2年我国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葵花籽、芝麻、亚麻籽和油茶籽等八大油料作物的总产量达713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但其增长速度仍然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需要通过较大数量进口油料油脂才能满足油脂市场的供应。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2022年,我国利用国产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等四种油料部分直接使用外)榨得的食用油为1350.3万吨(见表1);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进口各类植物油料合计为9610.9万吨,;进口各类食用植物油合计为801.7万吨。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年度油脂市场分析资料显示,2021/2022年度,我国年度食用油的消费总量为3758.0万吨(即食用消费量和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之和)。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2021/2022年度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只有35.9%(即2022年国油料榨油量1350.3万吨,与年度食用油消费总量3758.0万吨之比)。由此可见,我国近三分之二的食用油料油脂都需要依赖进口。

鉴于食用植物油是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如此高的对外依赖度,随时都有可能危及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安全。如何缓解我国食用油供应的短缺,保障我国食用油供应安全的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王瑞元名誉理事长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能力,而当下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有效举措是在继续积极发展油料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发掘和利用新油料,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不与粮食争地的现有油料资源制油,其中积极利用米糠资源,大力发展稻米油产业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对助力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为何要倡导并力推我国稻米油的高质量发展?

王瑞元:我国有着丰富的米糠资源。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我国,稻米与小麦粉、玉米粉一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我国约有8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每年因直接食用稻米及其制品所耗用的稻米约1.3~1.4亿吨。由此可见,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是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粮食消费品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8653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20849万吨。

为顺应大米加工的需要,我国拥有数以万计的大米加工企业。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公布的“2021年粮食行业统计资料”,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多达9867家。另据统计,这些规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在生产大米的同时,其米糠的产量就多达1300~1400万,这是我国宝贵的油料资源。

米糠作为优质的油料资源,您认为米糠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瑞元:米糠(含米胚)是稻米加工中的副产物。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见表2),是优质的油料资源。一般来说,米糠的含油率为18%~20%,相当于我国大豆的含油量,所以它是极其宝贵的油料资源。如果能将我国稻米加工70%的米糠资源用于榨油,出油率按15%~16%计算,那么,我国每年约能生产出150万吨稻米油。按目前我国每年食用油的消费量计算,可提高3.5%的自给率,相当于900多万吨国产大豆的产油量,是不种田的“种田”,对此,我们要倍加珍惜。

 

相关新闻


稻香蟹肥“丰”景美 乡村振兴谱新篇——盘锦持续发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纪实

盘锦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要求,在牢牢坚守耕地红线基础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打造盘锦稻谷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持续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领跑,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发展稻米油产业意义深远价值大(下)

如何激活中国稻米油高质量发展的潜力?高质量发展稻米油的意义何在?


发展稻米油产业意义深远价值大(上)

围观理由:米糠(含米胚)是稻米加工中的副产物,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优质的油料资源。一般来说,米糠含油率为18%~20%,相当于我国大豆的含油率,如果能将我国稻米加工70%的米糠资源用于榨油,出油率按15%~16%计算,那么,我国每年约能生产出150万吨稻米油。按目前我国每年食用油的消费量计算,可提高3.5%的自给率,相当于900多万吨国产大豆的产油量,所以它是极其宝贵的油料资源。那么,稻米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哪些瓶颈?近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油料产业分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原中谷粮油集团总裁王瑞元对此进行解读。


节粮减损 | 大米加工的损耗常常出现在哪里?

稻谷籽粒由谷壳、皮层、胚和胚乳组成。稻谷加工主要工序有清理、砻谷和碾米。稻谷清理是为了去除砂石、金属、杂草种子等杂质,砻谷是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碾米是将糙米的糠层除去,生产出有较好食用品质的大米。


米糠的营养价值

米糠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其中亚油酸38%、油酸42%,比例约为1:1.1,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比例。亚油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之一,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对人体有着多种生理功能,尤其是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作为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促进胆固醇和脂类的代谢,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合成前列腺素前体,而前列腺素具有使血管扩张和收缩、神经刺激的传导作用及保护皮肤避免射线引起的损害等。


【重磅】稻米油产业东北调研速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强调指出“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食品安全”。